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厦门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厦门蔡塘:穷村子如何变身“亿元村”

2024/2/2 3:23:15发布22次查看
光明日报记者 马跃华
赏中庭“小桥流水”,看会“呼吸”的天窗……慢生活、一站式、公园化的东百蔡塘广场为厦门市民打造了全新概念公园式主题购物中心。每次经过这个高大上的商业中心,蔡塘居民都会喜上眉梢,因为所有蔡塘居民都是股东,商业中心发展得越好,意味着他们的钱袋子就越鼓。可谁能想到,曾经,蔡塘是厦门近郊的一个穷村子,村子与外面相连的只有一条容得下一辆牛车通过的土路。
厦门成立经济特区前,作为重要的蔬菜基地,蔡塘始终是厦门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后,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蔡塘又走在前头,建起了工业区,大力吸引企业来投资办厂……
成为福建“亿元村”
在蔡塘的“近代史”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蔡塘原村委会书记——叶文德,在蔡塘的发展历程中,他不仅是参与者更是领路人。跳出农田、发展工业、试水发展现代服务业……蔡塘紧紧跟随厦门城市发展的脚步,不断实现自身的产业升级。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叶文德深知,靠种田、靠从事简单的副业不能让村民真正脱贫,因此必须要大力发展工业。上世纪80年代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正式启动。蔡塘人马上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一口气建起6座村办沙砖厂。可以说,沙砖厂为蔡塘人赚下了第一桶金。
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蔡塘也开始“筑巢引凤”,建起了工业区,大举吸引外资和内地企业来投资办厂。到1992年底,蔡塘的企业已有30多家。
而就在这时,农民股份制模式开始在蔡塘萌芽。1991年,蔡塘创办了厦门第一家农民股份制企业——厦门特贸纸制品联合有限公司,截至2000年年底,全村共创办了4家股份合作制企业,每年平均增加200多万元的财政收入,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也“水涨船高”,到2000年已达到8000多元。
正是农民股份制企业的尝试和发展,为蔡塘工业经济发展开拓了一条更为宽广的路。1995年,蔡塘社会总产值突破了亿元大关,成为全省“亿元村”,到2000年,更是达到2.43亿元,蔡塘村也变身为蔡塘社区。
迈上共同富裕路
与厦门岛内的许多老村落一样,蔡塘的命运与征地拆迁紧紧联系在一起。2006年,厦门开始对湖边水库进行综合整治和开发,蔡塘社区也被列入改造范围。
“没有了土地,靠什么生存?”这是当时蔡塘人最大的担忧。为此,厦门专门划拨位于吕岭路以南、忠仑公园以东的3.1万平方米的土地作为蔡塘社区居民发展用地,保障被征地居民今后主要收入的来源。有了土地,蔡塘人又陷入另一个难题:如何实现发展用地价值和收益最大化?
社区一方面邀请专业策划公司进行市场调查,为项目量身规划;另一方面组织社区两委、居民代表外出到福州、深圳、上海以及香港等地,向成功的商业项目取经。其间,区、街领导与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多次召开研讨会,最终确定社区发展中心定位为中高端商业综合体,打造成一座集高端零售、影院、餐饮、酒店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综合体。
蔡塘的发展离不开一支富有公心、责任心、充满战斗力的团队,他们就是蔡塘社区居委会的党员干部们。
在征地拆迁中,社区“两委”、党员干部主动靠前,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社区骨干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党员代表带头签协议,居民小组主动腾让集体厂房。
在项目招商、建设中,他们“变身”招商团队、建筑队。一年里,他们带领居民代表、小组长多次前往香港、深圳、上海、南京等地寻找合适的企业项目;为了让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加快建设,社区干部们专门向品牌地产项目“偷师学艺”,组织居民成立工程监督小组进驻工地现场“监工”。
自2010年蔡塘发展中心正式启动以来,每天晚上7点,书记、副书记与工程建设负责人、企业工程部负责人等都会准时在工地指挥部集合开协调会,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而这样的会,4年来从未间断。
社区发展中心实行全员参股、集资兴建、集体管理,惠及全体村改居原始居民。2014年9月,社区居民迎来了首笔股份分红。据了解,社区发展中心商业市值预计达15亿元,年租金收益将达5000多万元,每位入股居民坐拥资产70多万元,每月可分红近3400元。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2日 0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厦门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