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撰文:周颖刚(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现在厦门的常住人口中有一半是新移民。厦门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独步东部沿海,甚至超过了上海和杭州等经济和人口重镇。
厦门房价直追深圳、上海、北京,位居全国第四,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一些客观条件限制了厦门过去的发展空间。
从空间战略的角度看,只有厦漳泉才具有国家级的重要性,要整合漳州和泉州,最好是通过行政合并,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可先运用经济手段。
海底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复杂,之所以还没有列入规划是担心厦门房价因此下跌、漳州的房价因此上升,这是经济学上的外部性问题。
【正文】
2017年的金砖国家峰会即将于9月3-5日在中国厦门举行,这场国际盛事将吸引全球目光聚焦到厦门。为什么是厦门呢?有人说,空气好、颜值高,会展经验丰富,城市建设完善。有人说,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自贸试验区等几个重大战略同时惠及厦门,这在全国是少有的,金砖峰会在厦门举行会晤,可以对中国发展模式获得感性的体验。还有人说,厦门是典型的外向型城市,具有浓烈的对外开放与合作的情怀与优势,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不谋而合。这些说法从不同的角度提到了厦门的城市竞争力。
一、城市竞争力理论的启示
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并明确指出其分析框架完全适用于对地区、州和城市等级别的分析, 他说:“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而我则认为这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趋减少。一国的竞争力不可能由其国土的大小和军队的强弱来决定,因为这些因素与生产率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高效地使用和升级换代。”
正是从波特开始,竞争力理论进入了系统化研究时期, 也涌现了一批城市竞争力理论。大多数理论都侧重经济结构因素,即城市地理、基础设施、产业企业和矿产资源等硬实力,这些因素对城市的影响显而易见,也易于量化和测度。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制度、环境、生态、文化、教育、规划等因素日益成为解释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甚至核心因素,软实力在城市的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城市竞争力理论及其最新进展来审视厦门,它强调的不仅是城市的硬实力,而且将软实力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
二、开放、包容是厦门发展的软实力
1821年2月18日,第一艘中国帆船从厦门航抵新加坡,从此移民大潮兴起。作为一个城市,厦门一直以来都有移民加入,以前主要是在海外打拼的华侨,1862-1970年从厦门流入的侨汇占全国的15.4%, 可以说开放、包容是厦门与生俱来的基因。
1980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成为大陆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城市之一,以侨引台,以侨引外是厦门的特色,外商投资企业在厦门工业中一直是主角。2010年,经济特区扩大到厦门岛内外,2015年厦门自贸区获批,对台、对外交流合作继续扩展。2016年2月,国务院批复《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出,“逐步把厦门市建设成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在促进两岸共同发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门户作用”。2016年,厦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生成一批互联互通、经贸合作项目,合同利用外资增长81.8%,新批境外投资额增长1.5倍,中欧(厦门)班列开行超过百列,并通过海铁联运延伸至台湾。2016年,厦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93%,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2天,生态建设的成绩有目共睹。2017年,厦门市借金砖峰会的契机启动碳中和项目,计划通过种植红树林,在未来20年完全吸收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这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史上尚属首次,更是厦门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创新实践。
开放的体制、机制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各路文化、科技、商贾精英,净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30%以上,厦门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独步东部沿海,甚至超过了上海和杭州等经济和人口重镇。现在厦门的常住人口中有一半是新移民,无论是洋博士还是打工仔,他们都在为厦门做贡献,都深谙厦门小吃(如沙茶面、土笋冻)和中秋博饼的真谛,慢慢变成了厦门人。联合国人居署在《世界城市报告》中提出了“包容性城市(inclusivecities)”的概念,强调城市对来自不同地域和背景人群的接纳程度,强调城市不同主体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未来一个阶段,随着城市移民阶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水平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资源的广覆盖与均衡配置,将成为“包容性城市”社会平衡发展的基础性保证,这对于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在这方面,具有开放、包容传统的厦门无疑具有竞争优势。
厦门市率先在全国建立城乡一体、内外一致的“全民社保”、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和社会保障体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城镇化思路,不断提升开放、包容的城市竞争力。厦门市已基本建成“全民社保城市”,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应保尽保”,创造了全国社保的“厦门模式”。目前,厦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中,小学有55.5%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有52.3%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应该指出的是,厦门的房价直追深圳、上海、北京,位居全国第四,许多来厦创新创业的新市民,难免望房兴叹,这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三、厦门的房价能留住人吗?
如何正确认识厦门的高房价呢?首先,房价上升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转型时期具有其现实基础,其升值主要来源于分享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如前所述,厦门市是一个值得作为家的城市,其城市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在福建省各市中是最好的,其宜居、开放、包容的特质在全国也颇负盛名,因此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旺盛的需求之下,价格自然不断走高。在合理水平的高房价所带来的土地收益不仅为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筹集到了充足的资金,而且对地方经济发展也作出了贡献,从免税、减税,到政府直接融资、优惠,地方政府对产业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土地收益,这种土地信用制度对城市化的正面作用不能全盘否定,其正效应在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尤为明显。
但是,过高的地价和房价又可能超出其基本面(如人口流入、城市公共服务好等),在全国流动性过剩又缺乏投资渠道的大背景下,厦门很难独善其身;而且,厦门这几年的住宅土地供应一直偏紧,也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尽管厦门的高房价有种种客观的原因,但如果地价和房价脱离基本面不断上升,就会影响到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利于人才的流入和产业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处于城市化转型过程中的房地产是一个比股票市场更重要的资本市场,如果住房(即资本)的分配越不均,即有人可以买许多套房、有人连一套房也买不起,经济增长的好处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就会越发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无法实现包容性增长。
作为一个包容性的城市,厦门已初步建立有保障性租赁房、公共租赁住房和保障性商品房组成的“广覆盖、分层次”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出台了全国首部有关住房保障的地方性法规和30多个配套文件,成为全国蓝本,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和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逐步实现住有所居。2016年,厦门推出面向本市户籍中等收入、中等偏上收入“夹心层”及稳定就业新市民等更广泛群体的公共租赁住房,着力为其提供更为稳定的居所,2017年将新增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约2万套,租金便宜20%,2018-2020年公共租赁住房项目预选址工作也已启动,预计至2020年,全市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可提供房源约8万套。2017年3月,厦门重启保障性商品房供应,比市价优惠55%,优惠程度比深圳等城市来得高,在保障对象方面将厦门市无住房、无户籍的高层次人才也一并纳入。2017年8月,厦门成为全国第一批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试点城市之一,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建立健全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厦门开放、包容的美好气质使新市民和外来人才愿意来,立体式、多渠道的住房保障网又力争使老百姓居得住,这无疑将成为厦门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更重要的是,劳动力和各类人才将是城市化(urbanization)迈向都市化(metropolisization)的根本,要站在这个理论和认识的高度才能主动进行制度创新,特别是土地信用制度的创新,尽可能地实现“居者有其屋”,让新市民都有机会分享城市化进程中的资产升值。
四、厦门的城市化与都市化
在城市化(也称城镇化,urbanization)的阶段,常常会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所以关键是能不能获得融资,我国逐步发展出一套以土地为信用的资本生成模式,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成功地把公共服务未来收益资本化。在这个阶段,短缺的是资本,过剩的是劳动力,哪个城市能从土地财政中融得更多的资本,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经济,这个城市就能在竞争中胜出。但是,城市化不能一直这样外延式地发展,三、四线城市的土地财政已经无法持续下去,一、二线城市虽然还可以卖地,但不断累积的资本要投入再生产,获得真实、持续的现金流,否则就会造成房价飙升和各种城市病、挤出实体经济和劳动力,而决定现金流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的生产和消费。在城市化这个阶段,城乡间的人口流动让位于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城市竞争的是劳动力而不是资本,劳动力净流出的城市终将输给劳动力净流入的城市,而一个有劳动力净流入的城市也不是随随便就能变成大城市,都市化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好的发展战略,组织利用好劳动力的生产和消费,使之转化成真实、持续的现金流。
根据以上的观点来审视厦门的城市化进程,一些客观条件限制了厦门过去的发展空间,如厦门岛三面环山,可供开发土地不足,与内陆交通不便,腹地辐射狭窄,地理劣势和台海局势使得厦门很难获得大型国企和国家主导项目的青睐,等等。2002年,中央领导人要求厦门“跨岛发展,拓展岛外”,2003年左右,厦门市提出海湾城市发展战略,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岛内多区合并、岛外撤县设区),为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而陆续通车的多条跨海大桥,特别是2010年的翔安隧道通车和经济特区扩大到厦门岛内外,标志着跨海发展条件的成熟。如今的厦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岛内外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如翔安机场、地铁6条线)、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加快。为什么厦门的城市化能取得这么快的进展呢?应该说,土地信用制度功不可没,不仅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的提升筹集到了充足的资金,而且为地方政府通过免税、减税、融资、优惠等政策和手段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展,厦门市的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1981年的26.5:51.6:21.9调整至2016年的0.7:41.4:57.9,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推进,第三产业占比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已超过第二产业,平板显示、金融服务、旅游会展、航运物流、软件信息5条产业链产值均突破千亿。2016年,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225家,全国首个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落户厦门,引进各类双创团队3700多个3.6万余人。同安、翔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火炬(翔安)产业区等平台集聚效应增强,启动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电子、机械两大支柱产业稳步增长,生物医药、海洋高新、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6.7%。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被确立为国家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获批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和智慧物流城市试点,获评最具创新力国际会展城市和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会展业总体经济效益增长14.8%,接待国内外游客6760万人次,总收入965亿元,分别增长12%和16%。
厦门的城市化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才能都市化呢?如上所述,劳动力和各类人才是城市化迈向都市化的根本,而且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战略,组织利用好劳动力的生产和消费,使之转化成真实、持续的现金流。为了吸引外来劳动力和各类人才,保障房资格要与户籍脱钩(以避免福利化),而与就业(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挂钩,目的是补贴实体经济。更为重要的是,要主动进行制度创新,住房不仅要帮助居民住,还要帮助新市民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这是租赁物业无法实现的,但至少有两种办法:一是“先租后售”,即按照居民可负担的数额,逐月收取租金,一定时间后(比如十年或十五年,以防在商品房市场套利),一次性补齐余款,获得完整产权,其本质是将劳动力资本化,使之转化成真实、持续的现金流(即租金);二是共有产权,居民政府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