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一线”城市名单 厦门上榜了,然后各种轮番炒作,厦门房价增长速度全国领先!
一二三线城市是怎么划分的?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其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各层面,一线城市在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等全国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等主导功能。 中国目前被普遍公认的一线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简称北上广深。
二线城市指对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具有较大影响作用的大都市,相对于一线城市影响小些,主要是地域性影响。在城市规模、基建、文化、消费等层面,二线城市一般均领先于本区域其他城市。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线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肯定不是gdp,也不是政治层级。
在我看来,一线城市,和二线的区别就是:在重要的产业经济领域内,是否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
比如说,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经济金融中心,而各地省会就仅仅是各省的经济中心,或者华东、华北、东北、华中等区域的中心。
首先看广州,广州是广东的省会,华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广州的地位和武汉、沈阳、成都就没有什么分别了。
广州最大的优势是:这里是中国的商业中心。什么?不是上海吗?还真不是。
广州有一个外号,“黑人之都”,说的是广州目前生活有30万非洲黑人。这些黑人为什么来广州,而不是去上海?因为广州是中国商品的贸易中心,在这里,他们能够一站式采购到销往亚非拉地区的绝大部分商品。
对外:广交会,又名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每年两次,万商云集。
对内:遍布广州大街小巷的批发集市,衣服鞋袜、五金日杂,无数的商品从沿海的加工厂汇集到这里,然后批发到内陆的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对于仍然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的中国制造来说,广州的中转贸易中心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然后看深圳,深圳的gdp老四的位置已经岌岌可危,又不是直辖市,很多人就不服气了。但是在我看来,即使未来天津、重庆、苏州的gdp统统超过,深圳的一线城市地位依然牢固。
因为深圳是中国的科技产业中心。深圳就是中国的硅谷。什么?不是北京吗?还真不是。
深圳有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腾讯,有中国最大的通讯制造商华为和中兴,有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有中国最大的手机触摸屏制造商欧菲光,有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企业迈瑞,有中国最大的激光器械企业大族激光……有a股上市公司中最多的民营科技企业。
由于深圳的创业风气,创业板的金融支持,在it制造业领域内的强大产业生态,在迈向产业升级的中国经济地图中,深圳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
北京,政治文化中心;上海,经济金融中心;广州,商业贸易中心;深圳,科技创新中心。这就是北上广深位居一线城市的主要竞争力所在。
然而在2017年中国新一线城市排名中,厦门直接被打下去,变成了二线城市!
厦门直接变二线
厦门岛
厦门岛,普通话拼音:xiamendao,外文名:amoy,台罗:e mng,别名“鹭岛”或“厦港”,原名嘉禾屿,明朝依据“厦门城”命名厦门岛,隶属泉州府,1933年设市。因填海造地使面积从最初的110.80平方公里,扩展到158平方公里,现岛上仅有的两个最大的内海湾分别是五缘湾和筼筜港(因围海造地现称筼筜湖)。厦门岛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岛上有厦门较早的商业和政治中心,辖区湖里、思明是厦门市六区中唯独没有连接大陆的市辖区。
厦门本岛与海沧半岛之间的海域称为厦门西港,是进出厦门的贸易船只停泊的最早港口。岛上最高的山峰是云顶岩,海拔339.6米。由于区划原因最早的厦门仅指厦门岛,而广义上的厦门地区,今已包括海沧、杏林、集美、同安、翔安、大嶝岛、鼓浪屿等岛屿。
厦门岛的西南部有多条繁华大街,如鹭江道、厦禾路、厦门中山路等,由于周边土地稀缺,所以周边道路不少是劈山穿洞和填海造地建成的。岛上东北部有著名的环岛路、五缘湾,这里是厦门主要的旅游区之一和中央商务区。
厦门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万吨级船舶不受潮汐影响可自由进出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
【一、厦门概述】
[厦门市名拼音]:xià mén
[厦门英文市名]:xiamen(旧译amoy)
[厦门长途区号]:0592
[厦门邮政编码]:361000
厦门(又名鹭岛、宋曰嘉禾屿、明曰中左所)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副省级城市,也是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厦门位于福建东南部,是首批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市内有鼓浪屿、集美学村、万石植物园等景点。厦门和金门对望,曾是国共双方距离最短的前线阵地,在两岸敌对期间曾经炮火连绵。
地方上通行闽南语。多年来大力推行普通话以及外来非闽南民系人口的大量涌入,普通话早已成为厦门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厦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隔海相望,全市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下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六个行政区。厦门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环境整洁,拥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十佳人居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殊荣。厦门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国家计划单列市,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并拥有地方立法权。厦门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在《经济日报》2002年初发布的“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厦门名列第五。
【二、厦门自然地理】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而称“鹭岛”。宋太平兴国年间,因岛上产稻“一茎数穗”又名“嘉禾屿”。厦门由厦门岛、鼓浪屿、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以及同安等组成,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国际性海港风景城市。
厦门的主体——厦门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面积约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厦门属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至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
【三、厦门历史沿革】
厦门市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现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通行闽南方言。相传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
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属泉州。宋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二十三年(18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自泉州移驻厦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民国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同年置南路道(1924年改名厦门道,1925年废)。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1949年9月、10月同安县、厦门市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市。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1997年同安撤县设区。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思明、开元、杏林、湖里、集美、同安7区。
2003年4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52号)调整厦门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厦门市思明区管辖。思明区人民政府驻民族路。将厦门市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厦门市集美区管辖。集美区人民政府驻银江路。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杏林南路29号迁至海沧镇。设立厦门市翔安区,将厦门市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新店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城市人口根据2007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测算,经福建省统计局评估,2007年底厦门市常住人口总量为243万人,与2006年比净增人口10万人,增长率为4.3%。其中,男性人口121.86万人,占50.1%,女性人口121.14万人,占49.9%,人口性别比为100.6(女性比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