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厦门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这些厦门年轻人,找到了让艺术活下去的商业办法|报道

2024/2/9 2:11:48发布21次查看
1.
婷婷说自己完全不懂艺术(事实上,除了那些混子,谁又敢说自己懂艺术呢?)
她跟大部分厦门女生一样,平时爱看电影,听音乐,翻翻书,但从来不明白“艺术”是怎么回事。
跟艺术家魏一目合作之前,婷婷在沙坡尾开了一间很酷的花果茶铺——觅想理茶。
店铺很美,茶很好喝,跟艺术没什么关系。
毕竟对婷婷来说,艺术这东西,听起来太高冷太严肃了,远不如眼前的一杯好茶,来得实在。
2
一个月前,广州有家文创机构找到婷婷,想跟觅想理茶合作。
对方是受广东美术馆委托,在全国范围寻找年轻的优质商家进行合作。在厦门,看中了觅想理茶。
婷婷有些犹豫,她对艺术始终存在一些距离感,尤其听说自己是厦门唯一一家被美术馆选中的合作对象。
最终她还是同意了,因为对方告诉她,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公益艺术展。
▲红帽姑娘red chilli,是这次公益展的动漫ip
3
魏一目,是广东美术馆邀请的年轻艺术家。
他在厦门待了一周左右时间,负责将觅想理茶的三楼空间,变成艺术展览,主题是——关注盲童生活。
婷婷也有过担心,觅想理茶的三楼,原本挺好看的,很多客人来了都会拍照发朋友圈。
魏一目进驻之后,立即把那些漂亮壁纸废掉,用轻粘土直接创作在墙上。
每一面墙有单独的内容,联动起来又是一个整体故事。而且每个人都可以触摸墙上的粘土,如果闭上眼睛,手感会更加灵敏特别,引导大家进入“盲童的世界”。
4
婷婷对艺术也有了新的认知。
原先她以为,艺术通常是那种挂在美术馆的静态展览,每个人小心翼翼,生怕露出“自己看不懂”的尴尬。
这场持续到11月初的展览,不但没有出现曲高和寡的高冷,反而客人来了店里,倍感有趣。
尤其很多年轻的父母,把展览当成很好的亲子教育,告诉孩子,以后遇到跟自己不一样的人,不要有偏见,尽量用同理心去对待。
很多住在沙坡尾的本地居民,也特意赶来看展。
其中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带着孙子孙女来了好几次,每次都要对着墙上的粘土画,夸一句:水!(闽南话:美!)
5
以后如果再有机会,婷婷愿意做更多尝试,把觅想理茶的空间运用起来,加入那些有趣的艺术内容。
她的唯一标准,就是艺术不能那么高高在上,还是尽可能要跟大家有些互动。
事实上,在厦门,已经有年轻人这么在做了,而且做得很不错。
远著,ra空间创始人,他在溪岸路和公园东路交界处租了一栋老别墅,改成艺文空间,并且几乎每周都会举办活动,吸引大量的厦门年轻人参与其中。
6
跟婷婷不同,远著本身是艺术专业出身,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
等到学成回国,他发现厦门没有给艺术留出太多生存空间。即便有,也是那种老派的艺术,书法,国画,古玩,展会,等等。
年轻人想在厦门做点好玩艺术,几乎没有可能。
既然没有人愿意给年轻人一个机会,那就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
这是远著创办ra空间的初衷,他想尽办法,把自己认识的艺术资源都拉过来,摄影、设计、咖啡、服装、皮具、布偶、花房、市集、民宿、影像……
“我不奢望能改变大环境,但希望有更多人参与进来,让ra成为一个交流、沟通的艺术生活空间。”
7
在艺术圈,排资论辈早已成为小圈子的常态,甚至艺术需要跟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捆绑在一起,才有可能赚到钱。
年轻人玩艺术,听起来是自寻死路。
远著想得很清楚,艺术不能自娱自乐,必须跟外界增加互动,包括以此赚钱养活自己。
ra空间去年开业后,一直在举办活动,从未停过。每周二和周四,固定放映好片;每周末的市集或分享会,还有手艺课堂,人气渐渐旺起来。
有时候年轻人周末觉得无聊,只要去ra,总找得到一些有趣的可能。
8
相比其他城市,厦门年轻人似乎更务实,更懂得把艺术跟商业做结合,而不局限于——艺术的归艺术,商业的归商业。
比如开在大学路上的atbetween,厦门最有态度的一家原创街头店。
主理人除了设计每季表达life style的好看衣服,同时还孜孜不倦地传播街头音乐和滑板文化,不断邀请全国高手来厦门演出互动,俨然成了厦门街头艺术大本营。
比如圈内非常知名的卢卡,这家曾经入选过《孤独星球》杂志的国际青年旅舍,这几年一直在坚持做着跟文化艺术相关的内容。
厦门老照片展,冲浪分享会,旅行读书会,老厦门历史,城市秘境路线,等等。既面向外来游客,也面向本地土著。
比如开在筼筜湖旁边的昆舍设计酒店,从筹建之初,就定下了必须结合年轻艺术的经营思路。
在酒店大堂,创始人郑晓鹏,专门设计了一个很漂亮的城市公共客厅,提供给厦门年轻人做活动和办展览。
很多住在酒店的客人,听到客厅里有动静,经常穿着睡衣就跑出来,感受厦门的艺术玩法。
9
厦门是一座艺术之城吗?
肯定不是,比起北京、上海、广州,包括比起杭州、成都、重庆、深圳等城市,厦门的艺术资源从来算不上丰盛,甚至过于匮乏。
这里始终挂着“小清新”之名,跟艺术没太大关系。哪怕闽南出过这么多艺术家,但这些艺术家都跑去了大城市。
庆幸的是,这座海岛的年轻人,从来没有把艺术看得高高在上,也没有把艺术视为装逼玩意儿,从而鄙夷。
他们用自己的办法,玩起自己的艺术。这样很好,不是吗?
------- --------- ---------
开始厦门|原创发布
记者/郑毅娴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分享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 关注“开始厦门”
发现厦门的另一面
厦门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