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
公
孩子在公园里
奔跑玩耍
场
广
艺术家在广场
倾情演奏
道
街
你在街道上
体会人间百态
公园、广场、街道等城市公共空间
是市民共同的活动场所
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将使市民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因为热爱这座城市
所以希望它能变更好
本月30日下午2点半
厦门万科发起的城市分享会第二期活动
将在万科创想中心举行
活动聚焦城市公共空间
邀请专业人士做优秀案例分享
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公共空间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咱们先来看看
上一期城市分享会怎么样吧
5月5日
城市分享会首场主题活动
城市的生长
在万科创想中心举行
现场嘉宾分享自己的故事、实践和感悟
台下座无虚席
再说回6月30日将举行的城市分享会第二期
本次活动嘉宾阵容强大
刘岱宗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中国交通项目主任刘岱宗,他创立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再发展综合解决方案”技术理论体系在业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演讲主题:面向未来的完整街道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很多城市面临着如何应对城市更新的挑战。而街道,被公认为将在城市更新阶段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完整街道概念的提出,就希望阐述一个观点,即街道改造更新并非仅是景观设计这么简单,它还涉及不同效率下的交通方式配置,街道功能用途的再生,以及利用街道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的再发展。就让我们一同回顾全球城市街道的发展史,来探索未来中国实施street for all的路径。
范世高
厦门人文学者范世高,长期在政府主管部门从事投资、产业、综合规划、区域发展等实务工作,专注城市建设、产业经济、乡村建设及地方文化的研究。
演讲主题:从社区营造到公共空间
社区是居民的归宿,人文是社区的灵魂。日本的社区营造唤回了丢失的人文,也成功激活了一个个富有活力的城镇。以良渚文化村和厦门设计公社为例,转型中的万科,正在通过人文社区的构建,打造新型公共空间,让城市更有温度。
吴少峰
华侨大学建筑产业化研究生站负责人吴少峰,曾获中国青年建筑师奖。
演讲主题:
外部空间的魅力 生活可以更美好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生活区公共空间营造案
城市的快速扩张留下许多遗憾:公共空间的缺失、人际关系的淡漠、死寂的街道、无趣紧张的生活,客厅是个具有强烈生活及社交属性的代名词,我们可以一起努力,重现城市公共空间活力。
石磊
建筑师石磊,致力于在地文化与设计的研究和实践,他创办的所在设计研究社、所在文化社在本地建筑圈颇有知名度。
演讲主题:运营当中的传统公共空间
厦门岛至今仍有众多的庙和宗祠。庙里的神灵以及宗祠里的祖先保护着宗族的子孙以及信仰这些神灵和祖先的人们。人们通过进香、许愿以及在特定的日子高抬神灵巡游居住的村落以及“远方的家乡”来保佑宗族兴荣。这些庙与宗族不断地由年轻的宗族领袖接管,老一辈逝去了,新的力量重新接管这些祖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建筑可以翻新,可以迁建,可以重建。这过程中可能慢慢地丢失了信仰的源头,但是信仰本身却被不断地传承保留了下来 —— 神灵和祖先继续接受膜拜和祈祷,继续给予信仰的人们以及宗族成员心理上的安慰。
而传统民居建筑研究所体现的,是研究传统居住空间对历史的叙述以及传统空间如何缓慢或者急剧应对社会的变迁导致的生活状态的改变,其对于建筑学的意义在于空间的抽象本质与建造方式的断裂或者局部的沿革以及政策修订对于这些空间、场所和建筑实体的文物价值保护产生的影响(而有的民居建筑正是因为政策而在不恰当的时候从物质世界消失了),最终体现出这些建筑学因素和社会事务之间冲撞出来的矛盾不可避免的在商业市场上的推进或者让步作用。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矛盾重重的挤压下慢慢发展到了今日。
想到现场近距离聆听嘉宾们的观点?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厦门日报